《慶頂珠》是久演不衰的骨子老戲,不過由於後來常常只演〈打漁〉〈殺家〉二折,因此多以《打漁殺家》為名。少有演員問津全本。國光為了拉近新觀眾與老戲的距離,此次演出便以大鵬劇團舊本為底,由劉慧芬老師修編,在〈打漁〉〈殺家〉後增補情節,一氣呵成,完整呈現故事來龍去脈,以蕭恩傷重而亡作結,提煉出悲劇的況味。整個演出新中有舊,舊中有新,讓這幾乎失傳的老戲在氍毹上再現風華。
從劇本來看,《打漁殺家》在傳統京劇劇作中算是相當出眾的作品,結構精練,節奏明快,人物形象鮮活,戲劇語言生動。加上前輩藝人的不斷加工豐富,能長期活躍於舞臺上絕非無因。但同時此戲也是公認難演。飾演蕭恩的演員,要有唱功老生的韻味、靠把老生的的底子、短打武生的工夫,又要有衰派老生的作表,而飾演蕭桂英的旦角也要有青衣的唱功與武旦刀馬的功底。飾演教師爺的丑角則要結合文戲的口條與武戲的身段來抓哏逗趣。不是全方位的演員還不容易拿下此戲。
修編增補的下半場,結構嚴謹,唱詞工穩妥貼,能掌握老戲之韻味,而無老戲拖沓零碎之病。每場除了鋪敘劇情外,都能掌握住了表演核心。最後蕭恩之死,更是做足了戲,將老戲〈打漁〉〈殺家〉未能突出的悲劇色彩,重筆渲染呈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