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此尋找密碼
按此加入會員
「冒名、錯認」的事件從人生的偶然,變成了戲劇舞台上熟得不能再熟的套路,東西方舞台都喜歡這一老哏,可見得對於編劇、觀眾來說仍有相當的吸引力,其原因很複雜,就技術層面來看「冒名、錯認」的設計,容易讓情節起伏變化,帶來一定程度的懸念,故事也容易開展下去。但就文化內涵來看,觀眾對這類型劇...
一名泛舟江流之間的漁婦,閒暇翻書讀得李亞仙、崔鶯鶯故事,倦後小睡,夢見崔鶯鶯、李亞仙前來爭辯,兩個丫鬟亦來幫腔,正僵持不下之際,漁婦驚醒,瞬息散去,漁婦深奇之。 漁婦再讀文姬故事,深感文姬命運之可悲可嘆,於睡眼朦朧中似見文姬歸漢途中,來至青塚面前,昭君幽魂緩緩幻出,兩代...
2009年2月國光劇團剛與羅伯‧威爾森合作演出《歐蘭朵》結束,在5月隨即推出以鬼戲、瘋戲為主題的「鬼‧瘋」系列。在傳統戲曲中「鬼戲」與「瘋戲」都非常獨樹一格。傳統戲曲精湛的「唱、念、作、打」恰正好可以詮釋劇中「超自然力量」、「不正常的精神狀態」。「鬼戲」與「瘋戲」雖然敷演的雖非正...